太和堂大药房是什么牌子_太和堂大药房品牌怎么样?

太和堂大药房

中国 1818年创立 1人关注

百强评分
7.5
29人评价
    杭州太和堂国医馆位于杭州市上城区劳动路168号,创始于清嘉庆二十三年(公元1818年),至今已有近两百年历史,也是目前国内首家集亚健康调理、慢性病调理、中医养生、国学养生、健康咨询服务为一体的专业中医健康服务机构。
          太和堂是浙江省中医药行业著名的老字号。创始于清嘉庆二十三年(公元1818年),距今已有近200年历史。毗邻商脉繁华的南宋御街和风景怡人的西子湖畔,环境古朴典雅,占地面积达4000平方米。创始人王芷庵(字敬识),曾担任过乾隆、嘉庆两朝皇帝的御医。拥有一支技术力量较强的医药专业人员队伍,有员工700多人,专业技术职称人员占总人数的65%,其中有执业药师34人,药师240人。经营医药商品、保健食品、医疗器械等六个大类6000余品种。统一实行计算机联网管理,与连锁门店实现了“三线管理”(药师在线、药品购进配送在线、阴凉区温湿度监控在线管理);严格按照GSP规范对药品验收、养护、仓储、出库等各个环节实行质量跟踪管理,确保药品质量安全。2004年实现销售4450万元,创利税115万元;2004年销售额位列全国前100名。2005年度被认定为金华市名商号。2008年10月被评为“浙江省老字号”公司几十年来秉承老字号医药济世的传统,以百姓健康为己任,奉行“质量、信誉、文明、求实”的企业宗旨,严格按照GSP规范加强管理,外树形象,内强素质,对各连锁门店实行统一商号、统一采购配送、统一质量管理等“六统一”连锁管理,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。公司先后荣获市级质量、价格、计量信得过单位和消信单位,市医药行业优秀企业,浙江省医药行业“优质药品、优质服务”零售企业,浙江省第四届消费者信得过单位等称号,自1990年起连续16年被评为“市级文明单位”。文化相传黄谷乡方田村的“太和堂”祠堂的堂名,是一位官居尚书的汪先洲,以“太虚罗万象,和气致吉祥”这两句话,各取每句第一个字而成。而“太和堂”这三个字,则是遂邑(今淳安)名士汪上彩所写。为写这“太和堂”的堂名,还有一件轶闻趣事,至今仍在民间流传。方氏宗祠建造之际,地方首事便邀请遂邑名士汪上彩来村书写堂名,汪来到方田后,每日喝酒戏耍,久久不写只字,碍于他的脾气古怪,又不便催促,只是在款待上暗暗怠慢下来。临近落成挂匾这天,各地宗族宾客,纷纷登门庆贺,汪才故作慌张,提笔写字,但仍是醉眼朦胧,摇晃着身子,似难以站立。众人劝他歇息后再写,可他执意提笔,非写不可。说也奇怪,当他一拿起笔,却变得镇定自如,醉意全无,精神抖擞,悬腕运笔,刷刷生风,“太和堂”三个字即刻而就。待字成人又醉,则躺到大厅一旁睡觉去了。众人忙把匾额披红戴花,张灯结彩,敲锣打鼓,把匾悬挂在大厅上方。待牌匾挂好,大家定眼一看,人人皆大惊失色。那“太”字少了一点。“太和堂”成了“大和堂”。正欲将匾取下重写时,汪上彩一跃而起,连连摆手制止,他走到墙旮旯,拣来一只破草鞋,往墨盘里浸满墨汁,随手往匾上一掷,不偏不倚,草鞋正落在“大”字底下,鞋落墨留,“大”顿成“太”字。众人赞不绝口之际,汪上彩拿起笔,在一张纸上写:“辛苦寒窗数十霜,墨磨磨墨感深长。笔迟只缘饮浊酒,掷鞋留待后人看。”写罢,扬长而去。太和堂位于永年县广府老城西大街中段路南,历史上占地面积约三亩,建筑面积近2000平方米,是全国著名的中华医药老字号,距今已有360多年的历史。现存有两进院落,建筑为明柱外廊式,拱形门窗,临街建筑仍为药号,院内种薄荷等药材,仍然从事着中药的经营永年“太和堂”药店不但在医药界赫赫有名,在太极拳界也久负盛名。永年“太和堂”是怀庆府温县陈家沟陈氏第十二世陈继参于明崇祯七年(1635年),在直隶省广平府(现河北省永年县)西大街道北创建。在清代药市“太和堂”“同仁堂”“达仁堂”三药店齐名。“太和堂”药店于1956年1月1日经公私合营,陈氏十八代为“太和堂”私方经理,后因种种原因停业。2003年3月初3由陈氏第十九代、“太和堂”药店第八代传人陈孝立重新开业。传承传承店主陈继参——>陈毓隽——>陈步麟——>陈德瑚——>陈备三——>陈承五——>陈萍 ——>陈孝立药店历史永年“太和堂”是怀庆府温县陈家沟陈氏第十二世陈继参于明崇祯七年(1635年),在直隶省广平府(现河北省永年县)西大街道北创建“太和堂”药店门面三间。后在路南购买焦老庆市房一所,里外三院三十余间,门脸三间。整体为砖木结构式清代建筑。正门上方木质匾额“太和堂”三个大字,为肥乡一状元手笔,苍劲有力。门前有一方形广场,立有高3米、宽0.3米招牌一块,上书“选购川广云贵各地地道药材”,为翰林武延绪所书。屋内两根明柱分设在后门两侧。于“同仁堂”药店,“达仁堂”药店刘名(据永年县《卫生志》记载)。在清代药市“太和堂”“同仁堂”“达仁堂”之药店缺一不开市。“太和堂”药店于1956年1月1日经公私合营,陈氏十八代为“太和堂”私方经理,后因种种原因停业。于2003年3月初3由陈氏第十九代、“太和堂”药店第八代传人陈孝立重新开业。历史关联永年“太和堂”药店不但在医药界赫赫有名,在太极拳界也久负盛名。当年“太和堂”药店掌柜、伙计都是从怀庆府温县过来的,均练陈家沟拳,即现今人们所称陈式太极拳。杨禄禅平日给“太和堂”药店送煤土和粮食等业务往来,便常见药店伙计 练拳,“太和堂”药店掌柜王昶被杨禄祥的诚心所打动,帮留其在药店内做杂工,闲时可跟王昶练拳。此后,“太和堂”药店东家陈德瑚到广平府“太和堂”药店视察,见杨禄禅聪明伶俐,仪表俊秀,天真可爱,当时陈德瑚已年过半百,膝下无子,对禄禅产生了怜爱之心,又在“太和堂”药店掌柜王昶的撮合之下,经杨禄禅父亲同意,将其收为义子,带禄禅回陈家沟,从此杨禄禅就住在陈德瑚家南院前庭,跟陈德瑚学习文化,同时陈德瑚特聘陈家沟武术高手陈长兴(1771——1853)教授杨禄禅陈家沟拳。(现今人们称为陈式太极拳,以上均按“太和堂”药店家传“药店折子”所写)。据永年县志记载“杨福同(魁),字禄禅,南关人,家贫性和善,幼失怙恃,佣于“太和堂”药店行为膳夫。行固河南温县陈家沟陈氏之业也。杨以聪敏勤俭,故得主人欢,物荐于陈家沟。”(见民国初年永年县志186页)十年后,陈德瑚喜得贵子,名陈本格,字备三。杨禄禅已长大成人,拳艺也学有所成,于此其间,陈德瑚以厚礼相赠,命禄禅返回故里,在永年一带以授拳为业,后由陈德瑚、武汝清将其推荐于北京授拳,此后拳(太极拳)发扬光大。陈德瑚于道光年间,与广平府武汝清系同科进士入翰林院效事,两人随成莫逆之交,其后陈德瑚命其子陈备三认武汝清为义父,现今永年“太和堂”陈姓与武家关系未断。武禹襄也非常喜爱陈家沟拳,跟杨禄禅了解大概,后又经“太和堂”药店介绍到陈家沟拜陈长兴学习陈家沟拳,禹襄到陈家沟后,陈长兴因病卧床,不能授拳,又经“太和堂”东家陈德瑚将武禹襄推荐给同族、同根的陈青萍处学习陈家沟拳。到此,永年杨、武式太极拳在“太和堂”药店这个摇蓝的呵护下诞生了。永年“太和堂”药店不但用药济世于人,而将陈家沟拳发扬为当前的陈式、杨式、武式、吴式、孙式五大流派的太极拳造福于人类做出了杰出的贡献。
    补充品牌资料

     十万个品牌故事

    全部
    100万粉丝,视频合作加Q444858730
    官方微信客服
    官方微信客服
    挑好品牌 找好东西
    返回顶部